2015-07-18

最近國際科技顧問公司發布全球PC業出貨大衰退,機械買賣業卻活力滾滾! 「2015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」這幾天在南港展覽館登場,布娃娃機器人樂團拉小提琴,醫療用機器人復健輔具,工業機械手臂、智慧自動化夾具,擠進業者、民眾一探究竟。

德國政府推出「工業4.0」,升級製造業,台灣也推出本土版「生產力4.0」,希望帶動台灣製造業轉型升級,創造產業競爭力和本土就業機會。研發、製造、就業人口,多在台灣的精密機械買賣業,成為台灣推動「生產力4.0」的要角。

「機器產業是支撐台灣工業的隱形冠軍,要將資通訊與隱形冠軍結合,台灣才能脫胎換骨,」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說。

但精密機械業多是中小企業,要怎麼具備全球競爭力?怎麼打奧林匹克級的戰爭?

推動台灣版工業4.0的企業界要角,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指出,可效法德國堆動工業4.0的精神和做法,就是「合作夥伴生態系統間的競爭」。

「單打獨鬥的時代過了,要找系統廠大合作,我們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網前走,」卓永財說。

他舉上銀和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廠美商應材為例。「我們跟應材合作,發展機台專用的線性滑軌,24小時運轉,生命週期可以維持3年。應材的日本競爭對手只能維持1年。當然應材贏。我們幫他發展特殊專用,別人也買不到,這就是生態系統間的競爭,應材打贏了,我們也受惠,」卓永財比喻。

不只和國外大廠合作,國內業者結盟合作,一起升級更是重要。

上銀和富堡、新漢三方結盟,一起發展「全球民生用紙業機器人」。民生用的濕紙巾、面膜、紙尿布、衛生棉等,大量生產上很需要自動化設備。數十年在民生工業領域的富堡,熟悉產業製程知識,就找負責機械手臂製造的上銀和智動化設備控制器的新漢,合作開發。

這套完全MIT的智慧自動化設備,富堡用在濕紙巾生產線,不但節省人力,提升生產效率,未來還打算和銷售及售後服務資訊結合,正是德國工業4.0,在台灣的本土型應用。

不只業界結盟合作,更重要的是關鍵零件能落地台灣生產。

卓永財指出,要發展台灣的工業4.0,最關鍵零件「感測器」,就是工業4.0起飛的基礎,要能在台灣研發生根。

目前,國家實驗研究院組成了物聯網感測器產學聯盟,找上銀和車王電子、聯發科、研華寶元,四家公司和交大、清大以及中正大學,就是要將企業的know-how及需求和學界接軌,推動國內自主研發感測器,並培育人才。

過去電子業發達的年代,台灣多向買歐美、日本採購關鍵零件,最後只能做組裝。

「產業要有競爭力,關鍵零件、技術要能自己發展,不斷升級,台灣不是沒有這樣的公司,像台積電、大立光依舊很強,我們需要更多台積電、大立光,」卓永財說。

資料來源引用: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69287#

利豐環保專營廢五金買賣,廢五金回收,機械買賣,鐵材買賣,拆除,廢棄物清除
高雄市林園區忠孝東路99號   行動:0931-123-335  /  0936-808-222
電話:07-6433663 傳真:07-643-3316 網站:http://lifenc.com.tw/
Email:lifenc@lifenc.com.tw

arrow
arrow

    新聞報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